日期: 2012-12-14 浏览量:44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前阵子,“蛋黄派引发的酒驾”闹得沸沸扬扬。事后,据实验研究发现,多种常见的食品、药品中因含有酒精成分,在食用达到一定量时,可达到交通法规上规定的“酒驾”,甚至是“醉酒”的标准。在此,警方提醒您,在开车前和开车时,尽量避免食用下面这些食品、药品。
1、含糖量高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梨子等,若存储不当,或放置过久,也会因发酵而产生酒精。
2、在我国,许多菜在烹调过程中习惯加入料酒,加得多的可能被测出“酒驾”。而一些常见食物,如豆腐乳、果啤、醉蟹(螺、虾等)、啤酒鸡、酒酿圆子、糟鸡肉等,因这些食品在制作或食用过程中加入了酒精,在食用后会引起体内酒精含量升高。
3、藿香正气水是夏季解暑的常用药,尤其得到部分常跑长途的司机师傅青睐,但是其成分中乙醇含量高达40%——50%,饮用后极易被测出“酒驾”。
4、能清洁口腔、预防牙周炎和龋齿的医用漱口水和口腔清新剂也含有酒精,使用后应用清水反复漱口,待酒精成分蒸发后方可驾车。
5、一些中成药及注射液也含有乙醇成分,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尼莫地平注射液、尼麦角林注射液、多西他赛等。
【警方提醒】等几分钟再开车
不少人会担心:“以后是不是藿香正气水、豆腐乳等都不能吃喝了?”其实不是的,只要在食用后等几分钟,当酒精挥发和被消化后,仪器所检测的酒精含量就降低了,甚至达到没有。
在警方查处酒驾过程中,如果有市民因为吃喝“涉酒”物品而“被酒驾”,可以当场对检测结果提出异议,并要求民警带其去医院进行抽血,检验血液里的酒精含量。如果驾驶员没有喝酒,那么一验结果就一目了然了。
不过,刚吃喝“涉酒”类物品最好不要马上开车,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市民如果接触到以上食品、药品,可及时向交警说明情况,休息片刻再进行测试。
交警表示,吹气式酒精检测仪仅是初步判定司机是否酒驾的工具,确定酒驾,最终要以医务人员进行的抽血式检测结果为准,市民不用担心被冤枉。
不过,市民还是要注意,驾车前应尽量避免食用或饮用含有酒精的食品、药品,以免在酒精的作用下影响司机驾车,对自身和他人造成危害。
责任编辑:刘颖
文章来源:细河分局供稿
主办单位:阜新市公安局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龙城路5号 邮编:123000 Email:fxsgaj@foxmail.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083号
辽ICP备2021001529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27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2825151 网站举报邮箱:fxsga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