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2-03-31 浏览量:86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诈骗短信内容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犯罪分子利用一些人贪图钱财、警惕性不高等心理,设计机关,一步步引人入套,并屡屡得逞。
身份冒充型
1、声称认识学校的人,可追加招生名额;录取过程中,声称认识学校的人可点招;新生报到时,声称因有学生没来报到,可以补招、补录,顶替名额。通常伪造高校的公函、印章、录取通知书等。
防骗方法:考生和家长多了解当前的招生政策和基本知识,一些考生落榜后或成绩不理想,不要心存侥幸。
2、一人扮演电信部门人员,其他同伙则冒充警察,以保护被害人卡内资金安全为由,要求按指示转账。
防骗方法:主动到电信部门查询,诈骗就难以得逞。
3、冒充税务或车管所工作人员,打电话到家中通知你“购买的汽车、房屋可退税”,并留下“税务局”电话。一旦与所谓的“税务局”联系后,立即让事主到银行自动取款机上进行退税转账操作,实则是将事主卡内资金转入自己的账户。
防骗方法:汽车退税都需车主携带相关证件到税务部门当场办理,不可能通过电话远程操作。发现此情况,最好到税务、车管等部门核实。
感情欺骗型
4、“爸妈:我的钱卡丢失,速汇学费和生活费至我同学的工商银行卡上,卡号为XXXXXX。” 由于子女在外地读书,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家长收到这类短信,如果一旦与子女联系不上(比如关机、手机没电等),可能就会稀里糊涂上当。
防骗方法:首先心态要保持平静,切忌慌乱中做出决断。立即拨通子女电话,一问便见分晓。如果诈骗短信中提到“手机没钱了”,这是骗子设的计,当事人可先给子女的手机缴费,再联系,立马真相大白。一时联系不上,还可与子女的同学、战友、同事、朋友、领导等联系,同样可避免上当。
5、“喂,猜猜我是谁?我是你老朋友哎!贵人多忘事,连我都记不得了?”让受害人误将骗子当成老朋友或老同学。骗子会在适当时机向受害人提出借钱要求,受害人往往念旧情不忍拒绝。
防骗方法:收到此类短信,可联系其他同学核实该人身份,不要轻易汇出钱款。
经济往来型
6、“顾客您好!您已经在某超市透支消费××××元,垂询电话×××××” 这类骗局让你打电话到预先设置好的号码,然后冒充银行人员行骗,告诉你需进行银行卡升级保护,然后借机将卡内资金转入其他账户。
防骗方法:短信里留的电话,市民可通过114查实,不能轻易转账。
责任编辑:刘颖
信息来源:抚顺市公安局
主办单位:阜新市公安局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龙城路5号 邮编:123000 Email:fxsgaj@foxmail.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083号
辽ICP备2021001529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27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2825151 网站举报邮箱:fxsga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