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1-08-22 浏览量:85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今年8月2日晚9时许,家住沈阳市铁西区居民王军(化名)在家接到一个自称法院的女子电话,称其牵扯到一个经济大案,让其接受“法院” 的传票。王先生知道自己没犯法,所以并未在意。可是,随后他又接到一个自称公安局林某的电话,说近期发生了一起涉案价值数亿的重案,他的一张银行卡涉嫌洗黑钱。王先生听后感觉非常奇怪。但是,对方话锋一转,说他要想证明自己清白,就要对银行卡的资金进行鉴定。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随后,一个自称检察院工作人员张某打来电话。张某先是核对其身份和银行卡号,然后宣读案件情况,声称要拘留王先生。此时,王先生确信连续发生的事情真实存在,就向其苦苦哀求。一番哀求后,张某终于同意从轻处理此事。
很快,王先生再次接到了张某的电话,说他和国家金融监督中心领导沟通后,决定对王先生银行卡的资金进行冻结,再进行帐户往来资金核对,彻查案件情况。但是,首先需要要王先生把所有的存款都汇到指定的安全账号内。王先生一听,喜出望外。于是,王先生在张某的电话指挥下,从8月2日13时30分至15时10分许,向其提供的安全卡号汇去人民币37万元。随后,王先生发现被骗。
警方分析:这是一起典型的冒充公职人员犯罪案件。不法之徒在实施上述诈骗犯罪时,常常利用任意显号软件冒充特定身份,在受害人被叫电话上来电显示成任意的号码,甚至可显示“110”、“120”、“119”等特殊号码,以骗取受害人的信任。
警方提示:此案不是特例,它提示人们安全防范也要与时俱进,否则,就会在新出现的骗术面前,防不胜防。
防骗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注意避免个人资料外泄,对不熟悉的金融业务尽量不要在ATM机上操作,应到柜面直接办理。
二是要慎接陌生人的电话,当接到陌生人的电话,特别是冒充亲属、朋友的电话,凡涉及借款、汇款、存款、转款等事项时,要仔细分析对方的意图,经多方核实再采取行动。
三是当接到疑似诈骗电话或短信时,要注意核实对方身份,尤其是对方自称是公职人员并要求向指定账户汇款时,不要轻易汇款,应第一时间与家属商量,将情况向当地公安机关或电信监管部门举报求证。查证其真实性和合法性避免上当受骗。
责任编辑:刘颖
文章来源:沈阳市公安局
主办单位:阜新市公安局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龙城路5号 邮编:123000 Email:fxsgaj@foxmail.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083号
辽ICP备2021001529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27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2825151 网站举报邮箱:fxsga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