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3-05-13 浏览量:180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一、电信诈骗犯罪的概述
电信诈骗犯罪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通信业的兴起而出现的一类犯罪。纵观当前形式电信诈骗犯罪有增无减,处于持续高发状态。电信诈骗犯罪涉及面广、受害人群多、涉案金额巨大,犯罪分子利用国家司法漏洞疯狂作案,对百姓的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成为一个让百姓烦、恨、痛、怨的社会问题。有的人辛辛苦苦一辈子积攒的血汗钱,一下子就人间蒸发了;有的人被骗后精神恍惚,甚至跳楼自杀。可以说电信诈骗犯罪所带来的危害日趋严重,甚至给社会治安秩序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不仅是党和国家赋予公安机关的职责,更是人民群众内心的呼声。
(一)电信诈骗犯罪概念
所谓电信诈骗犯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手机、手机短信、互联网、固定电话等通信传播媒介,以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又称为非接触性诈骗或远程诈骗。
(二)电信诈骗犯罪的方式方法
1、网银升级式。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网上银行的使用者已经越来越多,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以网银升级为名实施的电信诈骗犯罪案件呈现出高发态势。犯罪分子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各大银行网银用户的联系方式并利用短信群发的方法谎称当事人的网银需要升级从而诱导当事人登陆伪造的虚假银行网页,以此套取当事人的银行卡号,交易密码和动态口令等,实施诈骗活动。
2、话费诈骗式。这类诈骗方式较为普遍,通常表现为犯罪嫌疑人拨打受害人手机响一声后立即挂断,若受害人不明就里回拨过去就会产生高额的通话费用。还有的是犯罪嫌疑人通过发送类似“您的朋友15*********给您点播了一首歌曲,以表达祝福之情,请拨打*****收听”之类的短信,诱导受害人拨打该电话号码,一旦受害人拨打过去即会被骗取高额的话费。
3、用户中奖式。犯罪嫌疑人通常是以受害人的手机号、QQ号、银行卡号等中奖为名,向受害人发送中奖短信,或者是通过QQ留言、发送邮件等方式告知受害人中奖,若受害人信以为真回复其内容,犯罪嫌疑人将会进一步向受害人索要一定的手续费、税费等并让其将钱转入指定账户从而实施诈骗活动。
4、冒充网店客服式。诈骗犯罪分子平时经常在购物网店随意逛,打开一家网店,在他们的“交易记录”中看成交情况,如果发现卖家的账号使用手机号码注册的,就冒充客服人员给他们打电话,告诉买家刚才的付款没有成功,自称我是网店客服人员,会帮助他再次进行支付,否则无法发货,买家由于买了东西都比较着急付货,就会同意让我帮忙,然后骗子就会一边打电话,一边在支付平台中输入此人的账户名,点击“忘记密码”,系统就自动发送修改密码的验证码到对方的手机中让对方把验证码发给其,有了这个验证码骗子就可以随意修改对方的账户密码,登录到对方的账户。然后逐步套牢获取现金。
5、利用虚拟电话式。近年来,利用互联网虚拟电话实施诈骗活动的犯罪越来越猖獗,致使社会群众受到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这类犯罪的表现方式通常为犯罪嫌疑人将互联网与电话捆绑在一起,使犯罪分子的来电显示可以是全世界任意一部普通电话的电话号,而实际上该号码是虚拟的,大多是软件号码。当受害人接通电话时,犯罪嫌疑人会冒充相应的工作人员对受害人实施诈骗活动,诱使其相信犯罪分子所描述的事情,从而骗取受害人的钱财。
6、处男女朋友式。犯罪嫌疑人事先设立窝点,然后冒充台湾女性等给男性拨打电话,通过假装建立男女朋友关系获取对方相关身份、财产等信息,后以生病、生活费短缺等理由诱骗其见面给付钱款对上当受骗人实施诈骗活动。
7、买“精”诱骗式。有些诈骗犯罪分子以冒充香港富婆谎称欲花重金借精生子的实施诈骗犯罪。具体诈骗方式是,设计谎话“我是一名富家女,丈夫失去生育能力,决定借精生子,一旦选中将给与100万元的酬金……”,然后利用电信群呼设备向外群呼已经设置好的手机号码段,然后再设计诈骗。当对方响一声即挂断,等有人回电话时,先是播放事先录制好的香港富婆欲重金借精生子的录音,然后,由多名女子冒充香港富婆与对方通话,一旦有人上钩,就要求对方先交数百元押金以示诚意。如果对方上当,有男子就冒充香港富婆的代理律师,称可以先向对方支付定金50万元,但需要受害人先把公证费、手续费3000元汇到其指定的账户,最终得手。
二、电信诈骗犯罪的预防对策
(一)提高防范意识
群众不要轻信陌生电话,不要轻易透漏自己的银行账号和密码,不要轻易把钱转到陌生人账户上,切实增强防范意识。
(二)电信诈骗犯罪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堵住传播源。如今,大量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是导致电信诈骗犯罪屡禁不止、屡打不绝的重要原因。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强。大多数公民会在无意之中将自己的信息泄露出去。比如,在办理会员卡时,填写了自己的详细信息;在接受陌生人的问卷调查时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这些在有意无意之间泄露出去的信息极易被非法分子所利用,进行犯罪活动。群众要切实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要轻信或轻易将个人信息提供给无关人员,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三)提高银行、电信部门发现和预防电信诈骗行为的能力,加强监管力度。
责任编辑:刘颖
信息来源:细河分局供稿
主办单位:阜新市公安局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龙城路5号 邮编:123000 Email:fxsgaj@foxmail.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083号
辽ICP备2021001529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27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2825151 网站举报邮箱:fxsga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