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手机病毒泛滥

日期: 2010-07-07 浏览量:79 文字大小:

半个月前,家住甘井子区的王女士在一家手机卖场内看中一款山寨手机。虽然明知这款手机是山寨版,但见该款手机外形漂亮,功能齐全,价格低廉,王女士还是花500元钱买了下来。

可短短几天内,这款500元钱的山寨手机却吃掉了王女士200元电话费。“我610日存了200元话费,就打了两个电话,616日再拨打电话时被告知欠费停机了。 ”说起此事,王女士很恼火。

得知电话欠费停机后,王女士立即打印出自己的话费清单,这才发现除正常的话费和信息费外,还有一项“港澳台通话费”,金额为180.6元。“我从没往港澳台地区打过电话,话费是从哪出来的呢? ”王女士被扣的这笔话费成了一笔糊涂账。

近年来,常有三无山寨机“吃话费”的投诉发生。另外,手机中毒事件近几个月来也屡见不鲜。今年4月,手机病毒大范围爆发,它不但给手机用户带来话费损失,而且将用户私密信息大肆传播,相关通信公司先后发布了关于“手机骷髅”病毒的紧急公告。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以及部分地方公共网络安全协会也分别对手机病毒进行播报和分析。仅大名鼎鼎的“手机骷髅”一种病毒,就在一个月的时间感染了超过10万个智能手机,受影响用户更达千万之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

大连海源电子城一家手机维修处于经理透露,今年,因手机被“吃”掉话费而去维修手机的人数明显比以往增多。近两年来,有关使用山寨手机被无故扣掉话费的现象时有发生。于经理介绍,由于很多山寨手机在出厂前即被植入了恶意插件,只要使用人不小心按错了某个键,或打开某个业务功能键,手机就会自动连接增值业务,花掉使用人的手机费。

随着手机向智能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手机不光是通讯工具,还是个人的智能终端,于是诸如银行账号,密码等用户私密信息经常被存储在手机上。从而因丢失手机或手机病毒侵扰而造成的隐私照片、短信和视频内容外流的案例数不胜数。搞不好手机会变成用户身边的“不定时炸弹”。

对此,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建议广大智能手机用户提高警惕,避免打开带有诱惑性标题的彩信或用手机访问短信中的链接;一旦发现自己的手机被该病毒感染,应立即备份手机内的重要数据,然后通过恢复出厂设置等方式清理该病毒。

而关于使用山寨机“被欠费”的现象,相关职能部门则提醒消费者:买杂牌的山寨手机,不仅要承担质量问题的风险,而且要当心感染手机病毒,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责任编辑:郭飞

信息来源:365安全防范网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